人類誤判心理學到這里就結束了,這篇是在告訴人們別總是手里拿著錘子看問題,如果能像查理一樣列個清單,遇到事情不斷的檢查與復盤,假以時日,做事肯定越來越理性(犯錯的概率越來越低),就如這本書開篇所說:我讀書不是成為非常聰明的人,而是持續地試圖別變成蠢貨。
標簽 : 查理芒格 ? 27個相關結果 19次瀏覽
一位充滿智慧且愿意真心分享的小伙子!
這完美的構成了目前寡言的理由,由于對許多事情了解不全面,就信口開河的亂講,那就是很不負責任?,F在的小孩子教育,遇到好老師(也要知識淵博),那孩子自然也學的快。
廢話不可怕,就怕有目的的漂亮廢話。由于是模棱兩可的領導式漂亮廢話。中ZG如果聽不出這樣的話外音,作實實在在的“老好人”,就像現在的勤勞致福一樣可笑。我也不知道我的三觀什么時候開始變的這么正了。原來他們教我們的都是他們想讓我們做的,要看他們在做什么。
在工廠,誰不比誰聰明多少,關鍵看他坐在什么位置。我想這句話也可樣適用于這個社會,位置代表著權利,代表著權威。如果一個德不配位的人坐在了高位,那將是很糟糕的事情。
當查理寫這些的時候應該是80歲左右的高齡了,希望www.scarpe-rome.com這個博客能存活那么久。完善此篇是為了我那該死的完整強迫癥,否則就不完美了。
這個是大眾的認識,可能是太重要了,被查理領出來單獨說了一篇,就像我,學了這么多人類誤判心理學十九篇,前邊學的也差不多了,我沒有給自己列清單,我把這些日志公開到自己博客。用碎片時間復讀,就在評論區跟進心得。但目前還沒有形成自己的心理學認識系統,感覺還是比較零散。
文章最后與我原有的觀念有出入:容易得到的,通常會因為覺的容易得到,所以不太重視!背后有個邏輯就是即使失去了也很容易再次得到。所以不太重視。與文中概念相反,更多就在向邊的東西反而更要反省與珍惜!